您所在的位置:SWRF首页 » 专题 » 饮水安全 » 我国治沙之路任重道远——写在第1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治沙之路任重道远——写在第1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来源:中国林业新闻网  /  录入时间:2009-06-19  /  点击数:2385

       奇迹,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罕见的不平凡的事情,表示现实超越了想象。

       站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要节点上,如果说中国社会各方面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为世界挥写了一份奇迹,那么到沙区走一走,看一看,你会发现中国还有另一种奇迹让世界关注。

       绿进黄退——这是一个奇迹。20065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迪亚洛在妇女与防治荒漠化国际大会上对中国治沙如此赞叹不绝。

       据第三次全国荒漠化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实现了净减少,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近1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现在年均缩减7585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由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荒漠化,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涉及18个省的498个县,有近4亿人口受其影响。

       荒漠化、沙化是中国面临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

       有资料显示,全国有近2万多个村庄和许多城镇常常受到风沙危害,有近2000多公里铁路、3万多公里公路、5万多公里灌渠和数以千计的水库经常受到荒漠化危害。

       1949年~1977年,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的策勒县城3次搬家。

       3次沙逼人退与人逼沙退的演绎,几乎浓缩了60年来中国治沙的大部分情景。

       土地风蚀、草场退化,严重制约沙区经济发展。荒漠化地区每年因风蚀损失土壤有机质5590万吨,新中国成立以来,有1000万公顷的耕地不同程度沙化,每年损失粮食300多万吨。据专家分析,我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

       荒漠生态系统恶化,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和国家生态安全。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我国共发生特大沙尘暴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1993年的55”特大沙尘暴,席卷我国西北大部,沙尘暴过境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6亿元,并严重影响华北、华东地区的航空交通和京津等城市的空气质量。荒漠地区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达16亿吨,造成悬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一部治沙史就是一部建设生态文明的创造史。

       面对严重的风沙危害、严峻的沙化形势,沙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沙害不除、治沙不止胡杨精神,与沙害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抗争,在半个世纪防沙治沙的历程中谱写了一曲改善生态、发展经济的壮丽诗篇。

 

       众志成城,阻击荒漠化

 

       防沙治沙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1958年,国务院召开西北内蒙古6省、自治区治沙会议,在冀中、冀西、陕北、豫东、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等广大沙区组织实施了防风固沙林建设,拉开与沙害抗争的序幕。

       从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主席发出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到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倡导全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从江泽民同志作出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批示,到胡锦涛总书记要求:“要大力加强防沙治沙工作,努力实现从沙逼人退人逼沙退的转变,建设祖国西北绿色生态屏障。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形成了我国防沙治沙的大政方针。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防沙治沙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颁布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批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颁发《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召开了全国防沙治沙大会。

       这些政策措施将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带入了工程带动、政策拉动、科技推动、法制促动的快速发展新阶段,走上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之路。

       工程带动,治理速度加快。我国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一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有效治理沙化土地近百万公顷,一些地方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政策扶持,激发治沙活力。国家先后在财政投入、权益保护、生态补偿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依法防治,保障防沙治沙顺利进行。形成了以防沙治沙法为主体的防沙治沙法律法规体系。与此同时,沙区各级党委、政府将防沙治沙改善生态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一把手亲自挂帅,一级带着一级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为防沙治沙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科技支撑,提高防沙治沙成效。在长期的防沙治沙实践中,科研人员总结形成了涉及生物、化学和工程等多方面、多学科的10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初步构建了以防为主、固阻结合,生物技术为主、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技术体系,初步解决了植被保护与复壮、节水灌溉以及铁路、公路防沙等技术问题。在穿越腾格里沙漠的包兰铁路沙坡头段实施的五带一体铁路防沙技术,创造了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被联合国授予全球500称号。

       

      治沙治穷,生态经济双赢

 

       6月17,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的主题是——强农富民。

       经过多年的治理,我国防沙治沙出现了历史性转折——沙化土地首次出现了净减少,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沙化土地的净减少,意味着生态正改善,经济在发展。一组数字记载着沙区的变化。

       ——全国已有20%的沙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重点治理区的林草植被盖度增加20个百分点以上。沙化严重的西部地区平均森林覆盖率由5年前的9.03%提高到现在的12.5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与启动时相比,土壤风蚀、水蚀5年净减少1.96亿吨;地表向大气释尘净减少495万吨;植被固碳增加了1068.3万吨,相当于多吸收二氧化碳3917万吨。输入黄河的泥沙量比多年平均量减少3亿吨左右。

       ——三北工程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0多万平方公里,陕、甘、宁、内蒙古、晋、冀6省区实现了由沙逼人退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7921平方公里,毛乌素、科尔沁两大沙地实现逆转。

       在沙区,各级领导始终将沙化防治与区域经济发展、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初步探索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路子。

       据统计,沙区农牧民每年人均从防沙治沙中获利230多元。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1622万农牧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2005年与2000年相比,工程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近50%,其后续产业为地方财政增收平均贡献率约20%,有137万人在工程建设中摆脱了贫困。过去不少无人问津的沙荒地,如今披上了绿装,成为沙区农牧民和治沙实体的收入来源,沙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普遍提高。

 

       防治结合,加快构筑北方生态屏障

 

       我国防沙治沙取得初步成效,但防沙治沙的道路还很漫长,构筑北方生态屏障的任务仍然繁重。

       目前,全国沙化土地面积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局部地区沙化土地仍在继续扩展。全国仍有54万平方公里可治理的荒漠化土地没有得到治理,按现在的速度,治理完需要56年的时间。随着防沙治沙的推进,需要治理的沙化土地的立地条件越来越差,难度越来越大,单位面积所需投资越来越高。同时,导致沙化扩展的各种人为因素依然存在,一些地方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依然存在。

       面对防沙治沙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荒漠化防治的全局,不断优化和完善新思路,加快构筑我国北方生态屏障。而这个思路就是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提出的五个结合”: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现有技术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扩大治理面积与提高治理质量相结合,坚持综合防治、科学防治、依法防治。

 

       世界目光定格在

       中国治沙的大国风范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治沙没有理由不成为世界典范。

       199612月正式加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

       实施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法》,率先编制实施《中国防治荒漠化国家行动方案》,先后成功承办了防治荒漠化亚非论坛防治荒漠化亚洲部长级会议妇女与荒漠化国际会议等一些重要国际会议和活动,成为国际上唯一一个系统开展荒漠化监测的国家,为我国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产生了重大作用,进一步彰显了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认真履行国际公约的良好形象。

       中国的治沙成为世界典范,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在联合国第16次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大会主席称赞中国的荒漠化防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线捐赠
环境污染投诉
视频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