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SWRF首页 » 新闻中心 » 上海水新闻 » 水安全拉响警报 上海供水:有近虑也有远忧

水安全拉响警报 上海供水:有近虑也有远忧
来源:新民网  /  录入时间:2009-07-08  /  点击数:1663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昨天在长江论坛分论坛上给出一组数据:目前上海符合饮用水水源国家标准的地表水只剩下1%;从人均拥有水资源来看,上海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0%,世界平均水平的10%;联合国已将上海列为21世纪全球饮用水严重缺乏的6个特大城市之一。

  长三角整体状况也不乐观。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在论坛上发表的一篇调查报告指出,目前长三角大部分河流基本已没有底栖生物存活,枯水期平原段河流水质基本为四五类水,城区河段则多为劣五类水。此外,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等全球问题也令长三角用水雪上加霜。

  上海供水:有近虑也有远忧

  陈吉余院士指出,上海市供水水源地目前主要由黄浦江上游、长江口陈行水库以及部分内河和地下水组成,虽然眼下供需基本平衡,但既有近虑也有远忧。

  近虑是,原水水质不够稳定,且水量供应偏紧,特别是频受咸潮侵扰。上海城市供水连续多年以20万立方米/天的速度递增,但咸潮入侵的频率、入侵深度等也逐年上升,导致取水口取水无法按照需求量稳定增长。以2006109为例,取水口原水氯离子严重超标,导致无法正常取水长达8.5天,直逼上海城市供水可维持10天的极限。2007年初,长江口的咸潮来势凶猛,达近十年之最,取水口原水盐度最高时超标5倍多。

  远忧是,上海目前正在实施青草沙和东风西沙水源地建设,工程完工后,长江来水在上海用水中的比例将大大提高。由陈吉余院士带领的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项调查表明,长江来水也有不确定性。以2006年为例,当年长江逢罕见枯水,到达上海境内的长江水流量仅占过去50年平均来水量的7成,加之长江水体污染依然未见明显好转,上海供水安全仍需要密切关注。上海市水务局也预计,到2020年,上海每天的原水供应缺口可能达到258万立方米,是现在上海最高日用水量的四分之一多。

  长三角升温:全球幅度最大

  出席此次论坛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吴绍洪不久前完成了一份综合全球20多个国家的30多位科学家观点的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认为,全球气温在过去几十年间明显升高,变暖导致水资源状况恶化;亚洲冰川快速退化、冻土融化,许多地方水稻、玉米和小麦减产,草场退化严重;全球处于用水不安全状态的人口继续攀升,预计到2020年时最高可能达到17亿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供水安全问题将更严重。

  而长三角恰恰是全球气温升高幅度最大的一个区域。上海气象局、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等多个机构的专家在会上分析说,全球过去百年平均升温0.74摄氏度,长江中下游过去10年平均升温0.20.3摄氏度,长三角过去10年升温则高达0.5摄氏度,升温幅度全球最大。

  长三角气温升高对水安全的不利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南京气象学院针对长三角的一份研究表明,长三角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相当于降水量减少3.3%。此外,虽然目前长三角降水总量变化不大,但大暴雨等极端降雨现象呈显著增长趋势,未来长三角发生洪涝和干旱的几率会增加,因而水安全的不稳定性也更高。

  国外经验:成立三角洲基金

  气温升高、冰层溶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而海平面上升一方面引起咸潮入侵加剧,影响城市用水,另一方面则给城市防汛带来压力。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在长江论坛上特别指出,到2050年,上海海平面可能上升0.8,上海防汛压力将大大增加。

  荷兰莱茵河三角洲面临同样威胁。与会的荷兰水利交通公共工程部水资源司司长戈尔普说,荷兰制订了一个长达200年的三角洲治理规划框架,并正在编制一部《三角洲法案》,以保障规划的落实。为了确保资金,荷兰两周前确定成立三角洲基金,主要用于保障地区防汛和淡水供应安全。与会专家认为,为保障长三角的水安全,国外先进的经验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