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力促哥本哈根大会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 录入时间:2009-12-04 / 点击数:1918
哥本哈根是起点而非终点
“从巴厘岛到哥本哈根,两年时间当中,围绕着如何落实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要求,围绕着如何落实《巴厘路线图》的要求,达成全面、公正、有效的气候变化协议,中国代表团做了很多的努力,比如在减缓、适应、资金、技术各个方面提了很多倡议,这些倡议是哥本哈根会议达成一致的重要基础。”李高分析说。
李高表示,2007年,在形成《巴厘路线图》的时候,就已经明确,哥本哈根会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如果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合理确定、发展中国家适应与减缓、资金、技术等问题能进一步解决,气候变化危机能进一步控制,那就是成功。
针对哥本哈根会议,他评价说:“这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起点,不是终点,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还要往前走,还要进行新的科学研究,做出新的科学评估,根据评估调整政策和措施。今后,随着各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对应对气候变化认识进一步深入,还会有新的国际进程来解决新的问题,所以我们有一个比较合理的预期,应该说对哥本哈根谈判的成功是可以期待的。”
李高强调,中国代表团不会接受哥本哈根大会以政治宣言之类的空洞形式而结束。为了促进协议的达成,中国将在哥本哈根大会开始前采取更多举措。目前有很强的力量要使谈判偏离谈判轨道,有一些国家通过隐性的方式使京都议定书空壳化,不再发生效力。如果不能妥善地解决这个问题,哥本哈根会议无果而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中国不会对应对气候变化基金出资
在气候谈判的资金方面,李高认为,各方已有大规模扩充资金来源并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共识,但还没有解决资金机制的构建问题。而目前部分发达国家提出的未来几年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远远达不到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也远远没有达到履行资金义务的要求。
中国在资金问题上的立场是,资金支持可以优先支持最不发达的国家。针对国际社会正在讨论的建立公约下的应对气候变化基金,李高表示:“中国不会为这个基金出一分钱,但是中国会通过合作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他透露,对基金的资金协商各国还没有非常细致的协商,不过各国对于公约下的资金扩容达成共识。
他强调,这个基金需要有一个公平治理的机构来管理,具有公民代表性的。此外这些资金如何支持减缓行动,支持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以及怎样分配和管理,都将是非常复杂的。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转让问题上,李高强调,目前的一个共识是,哥本哈根谈判应该形成一个技术机制。技术机制确实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以低成本方式来获取发达国家的资源友好型技术,但发达国家更倾向于搞一些信息交流、专家咨询服务等等,“这样有一些应对性的贡献,但是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发展中国家会团结起来维护利益
李高说,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合作,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找到一个共同的方向,设计共同的有效框架进行共同努力,通过不同国家间的合作磋商推动气候谈判,是非常有益的。
对于谈判原则,李高特别强调,全球应该合理分配碳排放空间,发达国家从工业革命以来无约束地排放温室气体,积累了今天的财富,“如果他们不对发展中国家做出补偿,而是想通过全球新协议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有违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原则,这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发达国家应当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要求来进一步承担大幅度的、绝对量化的减排指标,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的支持下,要采取积极的减缓行动。实际上我们所做的远远超出了法律规定的要求。
77国集团加中国是一个主要的发展中国家集团,总共173个国家。“这些国家在大的原则上是完全一致的,就是要求发达国家减排,要求他们实施资金、技术上的转让。”李高称。
对于发展中国家集团在哥本哈根前的协调工作,李高分析说,具体而言,由于国情不同,不同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对不同问题的关注程度也不同,这就需要发展中国家内部做出更多的协调和包容。每一次谈判会之前,77国集团加中国都有协调会,发展中国家在大的方向性选择上保持一致,对于一些分歧,也还是愿意通过内部的磋商来协调解决。
希望发达国家提出更高的减排目标
国际社会对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减排指标有很高期望,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社会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情况有进展但不足。“发达国家除了美国之外陆续提出了各自的减排指标。虽然这些指标远远达不到国际社会的要求,但总算前进了一步。希望国际社会进一步对发达国家施加压力,让他们提出更高百分比的减排目标。”李高说。
中美不约而同在12月7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前发布了未来碳减排目标。中国决定以2005年为基期,在2020年将中国单位GDP的碳排放下降40%~45%(碳密度减排目标),而美国则承诺,在2020年将碳排放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若以1990年排放为基期,美国约在碳排放总量下降了4%。李高表示,中美都是全球高碳排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加强磋商和合作,不仅对两个国家有益,也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7月份中美经济对话签署了气候变化方面的备忘录,中美也建立起关于气候变化的部长级对话机制,这样的交流对于促进中美两国取得共识,推动谈判有很大益处。
对于《京都议定书》2010年到期一说,李高强调,这完全不正确,《京都议定书》是长期有效的。尽管有一些国家通过隐性的方式使《京都议定书》空壳化,试图使这个预定数不再发生效率,但发展中国家一定会团结起来维护共同利益,做出进一步的努力。特别是中国政府还将继续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包括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扩大共识,进一步缩小分歧,争取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能够取得一个积极的成果,不辜负国际社会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