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SWRF首页 » 新闻中心 » 上海水新闻 » 报告称上海海平面上升 2050年海水可能侵入

报告称上海海平面上升 2050年海水可能侵入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  录入时间:2009-12-07  /  点击数:1712

湿地是长江口应对污染的天然屏障。

湿地是长江口应对污染的天然屏障。

全球变暖致未来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趋势加剧

上海是中国地势最“低”的大城市之一,平均海拔只有3~5米,每年冬春之交,都要忍受咸潮入侵的困扰。上海也是平均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每天消耗巨大的能量。一年前,这座城市成为住建部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低碳城市试点,开始低碳之路。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陆健健参与完成的中美湿地专家的湿地碳汇报告将出现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他向本报独家披露了报告中的研究发现:占陆地面积6.4%、全球面积2%的自然湿地,与占全球面积七成的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基本相同。

这个发现不能让我们“松口气”,因为即便是拥有中国最富饶河口湿地资源的上海,由于调水、污染等上游影响以及气候变化所导致的风暴潮和海平面上升,暴露出种种脆弱性,大量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湿地的“碳汇”功能“失效”,目前至少三分之一的碳排放无法被吸收。

现象

海平面上升 咸潮频袭上海

11月中旬以来,咸潮频频侵袭长江口。“用水高峰时段,我们小区四楼以上居民家水龙头里放不出水”,家住虹口区巴林路的王成,近日不得不打电话叫桶装水应急。“这次是入冬以来的第四次咸潮了。”

在今年11月发布的《长江流域气候变化脆弱性与适应性》报告指出,近30年来,上海沿海海平面上升了115毫米,高于全国沿海平均的90毫米。综合国内外各方专家预测,到2030年,上海相对海平面将比2010年上升12厘米,到2050年上升25厘米。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华林博士认为这绝非是危言耸听,“从理论上说,如果不采取积极防御措施,到2050年,上海存在被海水侵入的可能。”

海平面上升引起海水倒灌,咸潮入侵的频率在过去几年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对上海饮水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未来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剧,上海海岸区域将遭受洪水泛滥、湿地丧失、海水侵入淡水水源地等事件。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徐明说:“长江下游变湿,温度升高,上海将变得更加脆弱。”

旧物种消亡 刀鱼成天价鱼

盐水入侵还会造成生物环境的改变,降低生物多样性。

今年春天,被誉为长江珍稀水产之一的刀鱼,由于产量大不如前,条重150克以上的大刀鱼,在饭店每500克攀升至3000元,天价令上海市民易力无奈放弃从小就爱吃的“刀鱼面”。

长江口的生态危机不仅是量的减少。据陆健健1985年观测,吴淞口每平方米的颤蚓类达千条甚至万条;西区排污口潮间带的优势物种是霍甫水丝蚓、苏式尾鳃蚓以及有机污染的指示生物光滑狭口螺,除此外其他生物不能生存。

20年后,他再次率领课题组对长江口海陆交互作用的生态环境调查,观测了120多个物种。虽然从总数上与20年前相差无几,但是,上世纪80年代的30多个新物种已经消亡,取而代之的是34个耐咸、耐污的物种新记录。“咸水倒灌、水质下降从生物学上得到证实”,陆健健说。

出路

上海探索低碳之路 世博会成低碳典范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曾对上海滨岸土地作过详细调查:除农业与旅游外,对滩涂最大的入侵是现代工业。上海滨岸带共集中了包括宝山工业区、吴淞工业区、高桥工业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金山卫工业区等13个工业区。而1999年投入使用的浦东国际机场,就一次性围垦了8.6平方公里的滩涂湿地。

碳吸收“亏空”三分之一

“长江口湿地有30万公顷”,陆健健告诉记者,“如果湿地资源处于健康状态,完全可以吸收上海的工业排放,达到碳平衡”,陆健健说,但现在,上海的潮间带高滩湿地只有10余平方公里。目前上海地区碳吸收约“亏空”三分之一。这就要求上海加强保护自然湿地,增加湿地面积,同时积极采取措施节能减排。

这座未来可能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城市,已经开始低碳努力。从2000年开始,上海推出世博环境保护新政,如90号柴油退出上海市场等措施降低碳排放量。

明年举办的世博会,成为上海市政府宣传低碳的一个窗口:世博展馆都是低碳模式的典范,主题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光伏建筑,中国馆能耗比传统模式降低25%以上。上海世博会向全世界发出了“绿色出行看世博”的倡议:国内、外长途参观者,若要乘坐飞机,建议直接或间接购买碳信用额度,抵消因飞行所产生的碳排放;长三角周边的中短途参观者,建议优先选择火车、轮船和长途客车;若周边地区参观者需要自驾车出行,建议采用停车换乘方式……总之,尽量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

二氧化碳排放没增加

政府的努力似乎初见成效,崇西湿地科学实验站碳通量监测设备数据显示,3年来大气二氧化碳的排放没有增加,陆健健分析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不过也不排除可能是二氧化碳扩散速度过快,大气中常规的碳容量没有显示增加,“总之,低碳之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