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SWRF首页 » 新闻中心 » 生态环境 » “碳中和”是不是公关秀?环保人士有质疑

“碳中和”是不是公关秀?环保人士有质疑
来源:文汇报  /  录入时间:2009-12-11  /  点击数:2035

    哥本哈根会议正在举行,这一阵,凡与“碳”挂上钩的事情都容易搞成热点。昨天下午,通标公司将它在中国大陆的首个“碳中和”标志授予上海济丰包装纸业股份公司。上个月,济丰公司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做成了一笔基于自愿减排机制(VER)的“碳中和”交易,成为国内首个“碳中和”包装企业。 

  提供减排新路径

  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计算自己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常以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而后通过购买碳额度的形式,资助符合国际规定的节能减排项目,以此抵消自身的排放。

  据介绍,通标公司为上海济丰作了“碳盘查”,于10月9日出具温室气体盘查报告,认定这家公司在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为6266吨,涉及二氧化碳、甲烷等6种温室气体,主要出自锅炉、用电、自用车辆、污水处理厂、厌氧槽、电焊、消防、差旅飞行和废料处理等环节。11月13日,上海济丰、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和厦门赫仕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签订《碳中和交易合同》。11月17日,上海济丰委托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在气候集团、国际碳排放交易协会与世界经济论坛提出的自愿碳标准审核授权下的APX公司登记平台,为这6266吨碳排放买了单。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董事长戴宪生昨天透露,今年9月以来,已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公司和三星、摩托罗拉、丰田、拉法基等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共30多家单位正式加入“碳中和”行动,共同设计和制订承诺目标、交易规则和制度,此举为实践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提供了一种新路径。

  环保人士有质疑

  除了企业,也不乏个人加入。如某位女明星自称3月份花6000多元为她乘坐飞机的尾气排放买了单——她是“首个碳中和明星”。

  自觉自愿参与减排,是好事;但部分环保人士有质疑。在他们看来,“碳中和”往往并不是严肃的绿色环保行动,因为常常被企业和名人搞成公关秀。

  这是一种相对便宜却能迅速为自己添加环保光环的方式。今年8月,沪上某汽车保险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购买碳权的“碳中和”企业。他们花了约27.7万元人民币,买下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为保障交通实行车辆单双号限行而减排的8895.06吨二氧化碳。此前,这笔碳权在交易所已经挂牌近1年。据记者了解,国内市场上每吨碳的交易价在1-3欧元,碳检测费、交易费则是购买费用的2倍以上——照此粗略估算,上海济丰此次成为“碳中和”的花费不过2万至6万欧元。

  花钱多少倒还在其次,问题的关键在于参与者的态度。国际气候活动家凯瑟琳·皮尔斯在谈起某些“碳中和”推崇者时讥笑道:“他们向绿色项目捐了钱,然后继续原先的生活方式,自我感觉却非常棒。”

  她的意思很明白:真心诚意参与减排,企业就该审视自己的运作,个人就该反省自己的生活习惯,一个一个环节地努力改进。花钱不花力气,却津津乐道地炫耀自己的“碳中和”,有些讽刺。

  把正方向就能赢

  “碳中和”的确存在商业上的算计。

  “碳中和”这个概念源于1997年伦敦未来森林公司(现已改名为碳中和公司)的一项商业策划。这家公司以“碳中和”为商标,帮顾客计算出他们一年中直接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然后让顾客以植树方式吸收等量的二氧化碳,以此“碳中和”。

  打量这次上海济丰的“碳中和”交易,不难看出其中的四方利益和商机:一方上海济丰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获得并推出了“碳中和组织制造包装”标志,成为一种营销手段。与之交易的一方,厦门赫仕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因实施环保项目,得到了回报。而作为交易平台的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以及提供第三方核证的通标公司,拓展了潜在市场,又因提供服务直接得利。

  有专家认为,既然各方都能因参与环保减排而受益,就说明“碳中和”机制有合理性和可行性。我们应该因势利导,一面积极吸引更多企业参与;一面把正方向,避免“碳中和”变成纯粹的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