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水、悟水感受"城市・水"的灵犀
来源:劳动报 / 录入时间:2010-05-24 / 点击数:1605
亲水、用水、悟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内,鹿特丹城市案例、大阪城市案例、苏黎士、巴塞尔、日内瓦城市案例……一场关于水的对话在这些城市的案例馆间展开。鹿特丹城市案例馆馆长迈克告诉记者,鹿特丹就是一个水城,因为全年有300天以上都在下雨,更重要的这是一个最低点在海平面7米以下的沿海城市。
如果要探寻人类发展的轨迹,水也许是最好的见证―――四大文明古国皆因水而兴;如果要探寻城市兴起的脉络,水也许仍是最好的见证―――世界上的大都市名城,大多依水而建。亲水、用水、悟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内,鹿特丹城市案例、大阪城市案例、苏黎士、巴塞尔、日内瓦城市案例……一场关于水的对话在这些城市的案例馆间展开。借着江河湖海,沟通人与自然的灵犀;运用文明智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这些场馆探寻的共同目标。
鹿特丹水广场化雨水为景观
鹿特丹案例馆每天都会演一出蓝色的“水戏”。蓝色布景灯下,当你走进鹿特丹案例馆时,或许你正遇上艳阳高照的晴朗天气,可没过一会儿,阳光逐渐被乌云遮住,随即而来的是电闪雷鸣和倾盆大雨。这就是鹿特丹的天气的真实反映,一天之内会出现多种天气变化。
一阵大雨过后,所展现在游客面前的广场开始显示出它的神奇之处―――广场能够保证无论雨下多大,游客的双脚都不会被淋湿。这个专为鹿特丹设计的暴雨处置方案,能够将雨水收集到一个可供人们聚会、玩耍、运动的水广场中,并把雨水转换成城中景观。
鹿特丹城市案例馆馆长迈克告诉记者,鹿特丹就是一个水城,因为全年有300天以上都在下雨,更重要的这是一个最低点在海平面7米以下的沿海城市。“在荷兰历史上,至少经历过40次比较大的水灾,而且一度差点遭受‘灭顶之灾’。1953年2月,飓风导致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德河三角洲海潮倒灌,淹没了荷兰不少的国土,造成1835人死亡,4万多幢房屋被摧毁。不过经过几十年来和水打交道,我们已经学会将水视作一个机遇,而不是威胁。”迈克说,在一些城市,频繁出现的洪水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难题,荷兰鹿特丹案例馆提供了解决方案―――城市中将出现若干个水广场,在一年的大多数时候,水广场都处于干燥的状态,就跟一般的广场一样,只有在大雨季节里,水广场才会被注满水。当遇到强降暴雨时,水广场会关闭,形成一个蓄水池。雨季过后,水将慢慢退回到附近的水体之中,或流入土壤。“这样一来,既不会加重现存的排水系统的负担,也避免了污水直接流入护城河和运河里的现象。”
除了这个水广场外,迈克还表示,在鹿特丹,人们将开始尝试生活在浮动的房子中,“地处堤坝保护范围外的房屋,将被建造成水面上升后能够浮动的形式。当洪水来袭时上层建筑会自动随水位漂浮起来,底部设有水泥空心砖以增加其地基的稳定性,巨大钢管则可以像锚那样把房屋固定在同一个位置,不随波逐流。房屋的供水和供电管道全部由柔性材料制造,而各种电线、天然管线都会随潮水伸缩。”
大阪“水都”用新技术治污水
日本大阪是一座“水都”,大阪与水共同生存、发展的历史已有1400年。此次大阪参展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为“环境先进城市・水都大阪的挑战”,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宜居家园领域的展馆展示案例。大阪案例馆围绕水的主线,利用大屏幕影像和图片展示等方式,向参观者展示大阪的创新技术,包括水净化、太阳能发电等,展示了大阪人民的舒适生活。
一进门就要先通过一小段圆形隧道,大阪馆馆长永井隆裕告诉记者,别小看这一小段隧道,圆形隧道实际上是大阪的下水道横截面造型,“大阪从19世纪末开始着手整理下水道,确保市民在任何时候都能用上安全的水。而我们在这段白色的隧道壁两边用投影显示了大阪有名的制币局附近樱花盛开美景,说明只要通过科学严格的污水治理,环境就会变得美丽宜人。”
由于19世纪以后的大阪工业化发达,这让城市面临着大气污染、水质污染等问题,另外人口增加、城市扩大、汽车量增加等问题日益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大阪通过在日本最早出台煤烟限制规定等超前的政策法规,以及开发优良的环保技术等手段,克服了种种问题,创造了如今美好的与水共进的都市环境。永井隆裕说:“在环保技术方面,我们重视对下水道系统的改造和优化,譬如大阪市内大部分区域采用污水和雨水一体化的下水管,这种方式能有效整合,但存在着在雨天时会有一部分污水排向河流的缺点,针对这个问题,大阪市通过独立研究特殊处理技术,现在使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如今,我们的水处理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前列。”
大阪馆不仅展示如果治理水污染外,还展示如何进化自来水,让市民能直接引用。永井隆裕说:“大阪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而且非常好喝,是因为我们拥有高超的净化水的技术,包括运用特殊的微生物以及基因工程进行难分解性物质处理技术,像我们馆内有个新成果,就是用自行车把生活污水抽出来,导入一个管子,管子里面有反渗透膜,这膜有直径为二十万分之一米的小孔,经过该膜过滤处理后,污水能达到饮用的级别,不过这一新技术目前尚未进入商业化阶段,但我们很自豪地向全世界人民展示我们的发明。”
瑞士改善水质就是改善生活
在本届世博会上,瑞士的三个主要城市:巴塞尔、日内瓦和苏黎世将在“改善水质,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口号下在一个场馆联合展出。三座城市将展示清洁水源与高质量生活的关系、如何净化污染水和成功的水资源管理系统的意义,以及怎样唤起居民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日内瓦、苏黎世、巴塞尔案例馆的整幢建筑采用蓝、白二色,中间有一个约为240平米的水池,底部铺设着天然的沙砾石,水池倒映着整个展馆,让人如同进入了一个波光粼粼的水中世界。该联合馆馆长赵杨巧贤告诉记者,瑞士城市联合馆的设计思路是向世博会游客展现可持续水处理的方方面面及其带来的诸多益处。“瑞士三大最著名的城市―――巴塞尔、日内瓦和苏黎世很高兴能在为自己城市居民做出贡献的同时,还能齐心协力为世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贡献力量。”
在这三个城市中,赵杨巧贤首推日内瓦的治理。据了解,日内瓦湖是中欧地区最大的饮用水蓄水池。40年前,很多工厂把没有经过处理的水直接倒进湖里,还有居民家庭的废水以及农民用的农药废水也都没有经过处理就往湖里倒,当时,湖里不能游泳,很多鱼都死了,更不要说饮用了。然而今天看到的日内瓦湖已经是非常美丽,非常漂亮,这是经过十几年的治理才有的结果。赵杨巧贤说:“日内瓦的经验是要从政府,州政府、市政府公共人士一起总动员,唤起大家保护水资源,做起实事来,政府除了本国动员,还要跟法国政府一起联盟,日内瓦湖是和法国一起拥有的,必须要和两岸的居民一起联手治理好,还有一些非政府组织,一些科学家,化学家一起讨论各种方案,也包括动用法律,让工厂懂得怎么样处理他们的废水,以及居民了解怎么用。这都是一整套比较细的方法。”
除了日内瓦湖外,巴塞尔的莱茵河是也当地交通运输的生命线,与此同时,它还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以及深受居民青睐的居住区和娱乐活动场所。在过去的30年间,巴塞尔的自然环境、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都受益于市政府对莱茵河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至于苏黎世,百分之七十的饮用水都来自于城内的河水,市内的每座喷泉均提供洁净新鲜的饮用水,直接饮用的口感极佳。据悉,对饮用水进行净化,苏黎世用的是自然法,“我们是不添加任何漂白粉,没有任何化学物,全都是用自然的方法”,赵杨巧贤说。
记者手记
水是城市的发展原动力
如何善待水资源、如何应对水资源匮乏、如何除掉水污染严重的工业病、如何合理运用水资源……这些都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当然,对于上海而言更是燃眉之急―――我们应该怎么去更好的让处理上海与黄浦江之间的关系。
“不仅是上海,中国正面临一些水资源方面的挑战,譬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但同时这些也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我们需要携起手来共同应对这些问题,没有一个国家能凭借一己之力解决所有的问题。”鹿特丹城市案例馆馆长迈克这样向记者阐述自己的观点。
所以,别忙着像赶嘉年华一样,在各个国家馆内忙得头头转,不妨静下心,去这些城市案例馆转转,去零距离领略这些先进国家所带来的科技,这些才真正展现并提倡了本届世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