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SWRF首页 » 新闻中心 » 生态环境 » 广州治水“一天一个亿” 治水成绩单交出

广州治水“一天一个亿” 治水成绩单交出
来源:时代周报  /  录入时间:2010-07-08  /  点击数:3599

见习记者 洪若琳 发自广州

   一个星期前,在广州开出租车的小刘和记者聊天说起珠江水:有一天一个客人打车经过赤岗,无意间转头一看,一脸惊喜地感叹道,“咦,水清了好多喔!”司机小刘很好奇这位客人的感慨从何而来,客人回答,“我家在这住了好几年了,以前这条河涌有多臭我会不知道?”

   2009年新年伊始的工作会议上,广州市政府便定下计划表,承诺至2010年6月底,将投入486.15亿元进行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1天1亿。

   时间很快来到2010年,6月30日这天,广州市水务局一楼大堂内治水倒计时的牌子上,治水剩余天数显示为“0”。进入7月的第一天,广州市政府迎来治水“大限”,一年半前定下的治水目标即将在这一天揭晓,广州市政府将向市民交出的第一张治水成绩单。

   打破“九龙治水”格局

   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雨污分流工程由老城区的市建委负责,不列入治水总规模,市治水办已将工程项目总数从774项调整为581项,总投资也从486.15亿元调整为340.65亿元。

   有市民质疑,分别治理是否不利于治水效率?而实际上,这场浩大的治水工程已经是广州市政府整合一切力量,各部门实现“抱成一团”合作的最好状态了。

   早在2007年,市委、市政府就提出把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作为“一号工程”。为提高治水效率,水务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

   2008年1月15日,广州市水务局挂牌成立,水务局成立后,原水利局不再保留,由水务局统一行使以前由水利局、市政园林局和建委等多个部门分担的涉水职能。如此一来,广州治水的格局便实现了“由多个部门治水,变成一个部门牵头,多个部门配合的形式”,广州市水务局局长张虎总结。

   自此,广州的水务改革,真正做到了从“九龙治水”变为“一龙治水”。

   污水处理基本完成

   按2009年初的治水原规划,污水处理厂是此次大规模治水工程的重中之重,将建成38座,在资金投入方面,原计划的486.15亿元中,污水处理厂的投入便有184.74亿元,占总投资数额超过1/3。

   但污水处理厂的动工却是最伤脑筋的。

   建工程就会涉及拆迁,这是困扰广州治水工作多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以河涌综合整治为例,截污、清淤、调水补水、堤岸景观四个步骤中,仅是第一步就要挖开地面铺设截污管道,需要对河涌两岸的建筑进行征地拆迁。

   “目前,制约工程进度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征地拆迁。”早在去年,张虎在接受采访时,就对时代周报记者诉苦道。

   一年前,在市政府的新闻发布会上,这个问题也再一次被提起。

   “由于征地拆迁过程中,个别单位和居民对补偿的期望过高,不少被征地拆迁的单位或个人提出较高的补偿费用,但污水治理和河涌整治工程是公益性质的工程,只能执行政策规定标准进行征拆补偿,造成被拆迁户对补偿的期望与规定的标准有一定差距,不容易达成共识,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

   但在7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表态,污水处理厂的计划任务已全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