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SWRF首页 » 观点 » 海洋--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寄托

海洋--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寄托
来源:中国海洋文化在线  /  录入时间:2010-07-22  /  点击数:3349

--《中国航海日大连宣言》解读


  地球是宇宙中唯一诞生生命、进化人类的蓝色星球。自从有了人类,便一直在陆地上生存、繁衍、发展,在同大自然和人类本身的斗争中建国立业、创造世界。所以,自然地形成了人类根深蒂固的大陆观念,把人类的起源和社会的进步统统记在陆地的功劳簿上。其实,海洋是地球的主体部分,如果没有海洋,陆地的生命运动就得停止,地球就会成为又一个"死亡之星"。

  中华民族的祖先对生命与水有着精辟的看法,早在公元7世纪的《管子•水池》中记载:"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也",即一切生命来源于水、依赖于水。中文的"海"字,清晰地表明"水是人类母亲"的亲密关系。人类永远需要海洋的抚育,只有大海才有资格称为人类的母亲。

  人类进化、发展到今天均依赖于水,一切生命离不开海洋。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热容量最大,吸收巨量  太阳能,充当着世界气候调节器的"锅炉",是推动大气循环、调节全球气候的动力;海洋是"风雨故乡",海面每年蒸发巨量海水,以降水形式洒落全球,便是海洋赐给大地的生命水;海洋提供着大气中70 %的氧气,吸收、储存着最多的二氧化碳,海洋中二氧化碳含量是大气中含量的60倍,海洋是维系全球生命系统的基础;海洋有很强的净化能力,不断分解、消除大量来自陆地的有害、有毒物质,保持着一个维持人类生存需要的纯净海洋。

  人类不断地探索、开采资源,以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和取得社会进步,以大量资源消耗来换取文明进步与现代社会生活。人类追求优越的物质条件和丰富的文化生活,大量涌向现代城市,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势不可挡。

  19世纪初,世界上超过10万人口的城市只有50座,占世界人口的2%;20世纪中叶,超过10万人口的城市有1 000多座,占世界人口的10%;预计21世纪,涌向城市的人潮将继续暴涨,城市人口将很快猛增到60%,世界上数百万、超千万人口的特大都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类挥霍无度地消耗资源,地球已经无力承担人类发展的需要。

  城市人口剧增,带来了空间狭小,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矛盾复杂等许多社会问题。据"世界保护自然基金会"报告: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经超出其更新能力的20%,2030年后,人类的整体生活质量将会下降;到2050年,人类所要消耗的资源将是地球生物潜力的1.8至2.2倍,需要"两个地球"才能满足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地球不断亮出"黄牌警告",令世界各国考虑人类的未来,如何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新兴的海洋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海洋高新技术广泛应用,新的海洋资源不断被发现,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超越了海洋是"交通线"阶段,更加关注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是人类在地球上的最后生存空间,是人类天然的归宿,人类必然走上"重返海洋"的第二次大迁徙,到海洋里去建设美好的家园。

  海洋空间广袤无垠,依靠现代科技和雄厚的资金,人类完全有能力在大海中建设各种各样的"海上城市"、"海底城市",把大海变成为人类最理想的美好家园;海洋广袤深邃,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资源库,大海是人类的"蓝色粮仓",只要科学合理开发海洋,大海就不会让人类挨饿;由于海洋的高压、低温和黑暗的特殊条件,海洋动、植物的生理活性,具有各种抗毒和免疫效能,利用现代高科技,提炼和合成各种保健品和医疗药物,"向海洋要药",已经成为世界制药工业发展的新趋势;海洋集中着全球总水量的97%,其中96.5%是淡水,海水淡化技术迅速发展、广泛应用,为彻底解决人间水荒,为全球提供淡水带来了希望;海洋里的波浪、潮汐、海流和温差自然聚集着世界上最大的能量场,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动力资源;在大洋深海贮藏着品位很高的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多金属软泥和"可燃冰"的巨大矿床,含有50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及多种稀有金属,足够人类使用千万年,是一种极有希望于本世纪中期投入商业开采的未来替代能源。

  海洋是人类的寄托与希望。现代国家拥有海洋资源的丰富程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而开发海洋资源的能力是海洋强国的主要标志,它们决定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持续力的强弱。中国在海洋世纪的海洋竞争中无权落后,我们应该更加亲海、知海、爱海。正如《大连宣言》要求我们:"在享受航海的过程中,自觉维护大海母亲襟怀的纯洁,永续保持蓝色海洋生生不息的活力"。

 

在线捐赠
环境污染投诉
视频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