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保护滩涂湿地 建立河口生态城市
来源:世界自然基金会 / 录入时间:2012-03-20 / 点击数:1459
近日, 2012《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河口城市生态环境安全》蓝皮书正式发布。蓝皮书特别强调,对滩涂湿地的动态保护,将在兼顾发展的前提下为上海城市安全构筑一道生态屏障。
蓝皮书明确提出:上海市东南沿海应在动态保护的原则下保护不少于150平方公里有效面积的滩涂湿地,并保证沿岸线平均宽度2000米,最小宽度1000米(沿大堤内外各500米)的空间指标。对不具备建立保护区条件,但又具有高度生态价值的湿地,采用自然与工程手段相结合的动态保护的办法,既确保河口城市新生土地资源的储备和供给,又提供公众教育、休闲旅游、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等丰富的生态服务功能,建立人与自然共生的河口生态城市典范。
本书的编委,WWF(世界自然基金会)项目实施副总监王利民博士指出:“面对全球性的环境和气候变化危机,河口城市显得异常脆弱。近年来发生在美国新奥尔良的飓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洪涝交替、日本东北的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事件都告诉我们,沿海滩涂湿地一旦破坏殆尽,单一依靠人工刚性堤防,城市生态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WWF建议加强对上海南汇东滩等海岸带滩涂湿地的动态保护,因为这里不仅是越冬水鸟的迁徙中转地,更是缓冲气候灾害、保障上海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上海作为特大型河口城市,极高的人口密度、长期二三产业并举的产业结构,使生态环境问题更加集中和突出。”蓝皮书的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秘书长周冯琦研究员说,“报告指出,要从城市水环境安全、海岸带开发利用与保护、水源地保护、流域综合管理等方面全面提升上海环境安全,以减少气候变化对河口城市的影响,这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开展城市自然保护的新趋势。”
上海社科院自2001年开始编写蓝皮书系列,2012年上海蓝皮书共出版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和资源环境等七本专题报告,对上海发展状况和热点问题进行年度监测。WWF 自2009年开始支持上海资源环境蓝皮书的编写,今年是首次从选题、编写到出版全面提供支持.每年,蓝皮书都会在两会期间发送到每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手中,作为他们提交政策建议时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