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SWRF首页 » 新闻中心 » 世界水新闻 » 德国城市按百年发展规模规划排水设施

德国城市按百年发展规模规划排水设施
来源:中国青年报  /  录入时间:2012-08-30  /  点击数:1478

为了积蓄水源,减轻排水压力,很多城市设立了雨水和污水分开排放处理系统

20世纪初,德国人在青岛修建了29.97公里的雨水管道、41.07公里的污水管道和9.28公里的雨污管道,虽然合计不足青岛如今排水管道的三十分之一,但其宽敞的廊道等前瞻性设计仍在近几年雨季来临时,被人们频繁提起。

“德国在建设城市时,似乎在应对天气问题上多花了些心思。”近日,德国马歌德堡大学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戴黎琛,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德国很多城市的排水蓄水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记者:当有大雨时,德国城市是如何应对的?

戴黎琛:我注意到每次下大雨,雨水降到地面都会很快流走。后来我听德老师介绍才了解到原因。首先,在规划时,建设公司就会按照未来百年的发展规模来铺设地下排水设施,像柏林那样的大城市,目前管道长度已有9500公里,从1873年就开始建了;其次,为了积蓄水源,减轻排水压力,很多城市设立了雨水和污水分开排放处理系统,再加上自然河道和沟渠,可以将降水迅速引流到上千个人工蓄水池和一些运河中,市郊的大片耕地也实现了一定的蓄水排水功能。这样,雨水有地方可以去,就不会在低洼地随便汇聚,而且也形成了循环利用,调节了城市的缺水问题。

很多德国城市增强路面透水性的做法也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尽量增植利于涵养水源的植被,不少德国城市的市中心就有大片的森林公园;在人行道、停车场上,铺设透水性的地砖等;即便是河岸,也多以石块代替水泥筑成,这样会减少硬质化表面,有助于生态防洪。

记者:他们从地下到地上都有应对措施?

戴黎琛:没错,从汇流到蓄水,再到处理再利用是个完整的系统,每一环都不可或缺。我的德老师说,如果仅仅是管网畅通、管道口径大而没有蓄水的空间,或者不重视地表的沉降渗流,反而会造成更严重的积水。就像有的城市开发中形成了很多低洼点,河道和湖泊又分布较少,排水越迅速越会增加低地的汇流速度,就会产生更多问题。

德国这样的系统建设周期很长,因为不仅是硬件上铺设,各个区域雨水、水泵的状态,管道的流量等,都设有实时的监测和预警系统。这种既注重生态循环利用,又整体联动的网络,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事。

记者:你在德国时遇到过气象灾害吗?人们是怎么应对的?

戴黎琛:马歌德堡市有过一次罕见的暴雪灾害,但给城市造成的影响并不大。我发现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市民会积极主动地清扫“门前雪”(雪铲在德国是常见的家用工具),他们责任明确,比较自觉;二是,公共服务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派出专用铲雪车清理道路,铲雪车前端,有刀形工具可以破冰开道。环卫工人会在公共责任区域细致地撒上盐和类似塑胶颗粒的小石子,帮助融雪和防滑。

当然,雨雪对德国的影响较小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在交通规划上,德国大部分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是电车,它们有专门的行车轨道,跟汽车分道而行互不影响,即使在特殊状况下也会保持畅通。也许正因为公共交通发达,德国虽然是汽车工业大国,但车流密度却远低于我国的一线城市。所以,在极端天气情况下,拥堵和事故的发生率要小得多。

记者:德国人以注重工程质量著称,你在德国有体会吗?

戴黎琛:我曾目睹德国一个施工队用近两个月的时间,修建一段不超过3公里电车轨道。作为一个外行人我都能感觉他们的态度非常认真严谨。为了不影响周围交通,工人们会将包装好的铺设材料摆放得很整齐,路基挖深后,再以不同的材料搭建,这看起来简单,但技术含量很高,因为轨道的平稳程度直接决定了行车效率和安全。电车在德国有百年历史,听说很多地方的轨道使用了几十年都没修过。

不妨再说说德国的住宅房冬暖夏凉的秘诀。德国的建筑,外墙壁厚度通常要超过30cm,我起初以为只是为了加固,后来听学长说,这墙壁中间是排有管道的,夏天通自来水降温,冬天通暖气管道的回收水保暖。这让我感触很深,在城市建设的很多方面,德国的确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