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护河靓闸北
来源:上海市水务局 / 录入时间:2012-09-12 / 点击数:2453
河流,是一座城市的生命;河流,以她多姿多彩的线条,哺育温暖一方人民。大小11条、总长24.2公里的河道从中欢快流淌,给闸北人民带来了亲水之美和灵动之气,河流是闸北人的精灵。闸北人民盼水、爱水、更护水,迎着贯彻中央2011年一号文件的春风,正式成立的“清清护河志愿者”队伍正茁壮长大。区建设交通党工委书记武斌动情地告诉记者:“这支队伍都是由热心水环境公益事业的市民和学生组成,他们像呵护孩子成长般关心着闸北河道。” 市水务局宣传处处长傅建荣也深有感触:“闸北区在护河志愿工作上率先做了一个很好的探索”。
志愿护河 首在爱心
爱心是志愿护河的动力和前提。因为护河志愿者不同于河道保洁队伍,既没有专门的打捞工具和船只,也没有大量的可用时间,大都是兼职和利用工余休息时间。当记者第一次走进闸门,就真切地感受到志愿者内心和谐律动。居住在走马塘河边老李夫妇,上下班途中总带着自备的捞竿、夹垃圾的钳子、垃圾袋等工具,多年如一日,配合保洁员力所能及地打捞河道岸边的一些飘浮物。面对记者说得最多的是:“我爱闸北,希望闸北更漂亮些,母亲河更干净些”。受其影响,小区很多人也志愿加入“清清”护河队伍。
作为中心城区之一的闸北,全区50万平米的水域面积,河道两岸分布着大量的住宅区,河道水环境与市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我信步走在桥上、河边,见到的永远是一条条微波粼粼,静静流淌的河流,河中放养的鸳鸯、天鹅欢快地游动,河面上见不到一点垃圾。这些习以为常的景象背后,除了河道管理者、河道保洁员外,还是一只强大的社会志愿者队伍在默默辛勤地付出。在采访中,闸北河道所王东林书记高兴地介绍“区河道保洁志愿者队伍志愿者有学生、公务员、商人、居委干部、河道边居民和退休市民等,他们已成为闸北河道保洁的骨干队伍,并将示范带动更多人的参与”。
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清清”志愿护河队伍?家住闸北77岁独居老人王藕英给出了答案:“因为我记得53年前上化学课水分子的结构H2O,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就是爱护生命。”老人说话很费力,但我听了很感动:是啊,爱护水,就是爱护生命。
志愿护河 成在创新
志愿护河,重在志愿,要使志愿长久,离不开创新和机制牵引。区河道所在志愿队伍的培育上,积极创新,多措并举,发挥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激励、扶持和指导作用。区河道所所长李滢莹如数家珍,娓娓地向记者道起那些创新之作:一是区河道所结合河道巡查等志愿者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完善了《组织章程》,明确了河道巡视的重点,建立了《河道巡查记录表》和《河道日常巡视登记表》台账,使志愿者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二是为了加强成立初期的沟通和协作,河道所定期召开志愿者服务队例会,区河道所党支部经常到各志愿者服务队了解志愿者工作开展情况,同时还明确了志愿者工作联络员,并共同参与志愿者河道巡查活动,保持与志愿者服务队畅通的联系,加强了所和志愿者的协作,拉近了管理部门和志愿者之间的距离。三是区河道所每年对优秀志愿者隆重颁奖,表彰其志愿善举。由于机制的创新和牵引,激励了更多热心河道公益事业,关心关爱家门小河的志愿者加入,志愿队伍数量也由原先沪太路1170弄、场中路801等两支队伍,扩展阳城、运城、龙潭等五个沿河居委和行健学院的大学生。
志愿护河 贵在坚持
为了不让志愿者组织流于形式、失去成立的意义,区河道所结合河道巡查等志愿者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完善制度、明确重点、探索建立激励机制,打造志愿品牌和骨干力量,河道所人员也经常深入、参与、支持服务队的志愿者活动,不断走出一条持续发展之路。
行健学院队是一支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志愿者队伍。在志愿护河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一是主动活动,前期做好宣传动员、后期做好整理总结、信息反馈和稿件传送工作。二是筹划周详,安排合理人员,调动各志愿者的积极性;三是加强协调,与学院相关部门、区河道所、社区居委会建立良好和谐的工作关系。
为了充分挖掘学生志愿者们想象力丰富、文化知识面广的特点,通过校团委发起了“保护河道、人人有责”的文明口号征集评选活动。该项活动得到了行健学院的鼎立支持和配合,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征集到了五百余条口号。经过由志愿者代表、《闸北报》资深记者和区建交委同志组成的评委组民主评选,最终“青山常在,绿水常流,还母亲河一片绿色”的文明口号获得了优胜。
一树花开万象春。记者欣喜获知,闸北区沪太路1188弄和大场91528部队32分队也正式成立“清清”护河志愿者队伍,目前“清清”志愿护河队伍已增到8支,人数已达150人。闸北“清清”护河志愿者队伍探索为上海社会化护水管水找到了一条新路,我们相信,闸北河道的明天会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