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SWRF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水新闻 » 生态文明建设如何融入“四大建设”中?

生态文明建设如何融入“四大建设”中?
来源:中国环境报  /  录入时间:2012-12-11  /  点击数:125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本报刊登此文,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部署。这一战略布局的深化,表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不断增强,使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全党未来的奋斗目标。

五大建设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应协调推进,不能顾此失彼。其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先导,社会建设是归宿,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党中央作出把生态文明融入“四大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战略部署,极大地拓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意义重大。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要突出优化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问题。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其主要内容是实现各产业和经济活动的“绿色化”。

生态文明这一概念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是经济建设发展方式的不当引起的,在这种发展方式下,产业结构也极不合理。以河北为例,三次产业中二产占大头,二产中重工业占大头,重工业中资源型占大头。在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一直较大,第三产业比重始终没有突破50%。第二产业消耗了全国70%的能源资源,而重化工又消耗了这70%中的70%。加上一些地方和行业“三高一低”的粗放式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危机。

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问题。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其主要内容是实现各产业和经济活动的“绿色化”。主要包括3方面:一是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基础上,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实现空间意义上的产业合理布局。二是制定和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落后产业淘汰时间表和新型产业发展计划,逐步实现时间意义上的产业合理布局。三是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推进产业升级,把一些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逐渐淘汰,提升一些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节能减排在当前经济建设的战略调整中起着提纲挈领的关键作用,是推进生态文明在经济建设领域发挥作用的根本所在。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由于受工业文明的观念、制度、体制、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一些非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普遍存在。要实现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向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事实上还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也正因如此,如何有效实现其转变,特别是在理论、体制、制度、管理、技术等方面提出更加符合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对策非常重要。

从经济制度设计看,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环境经济政策是不可或缺的。所谓环境经济政策,就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它以内化环境成本为原则,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基于环境资源利益的调整,从而建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与传统行政手段的“外部约束”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是一种“内在约束”力量,具有促进环保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环境治理与行政监控成本等优点。具体而言,包括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机制和环境金融政策方面等政策的建立和完善。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要突出政策推动 

正确评价与考核领导干部工作实绩,强化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加大生态保护的立法力度,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让环保法成为真正的“硬法”。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已经成为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四文明,这种趋势有目共睹。但是,生态文明的创建并非工业文明顺势前行的自发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需要人类自觉逆转的艰难过程。也就是说,这一过程不像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一样,是发展序次的必然结果。而是人类必须深刻反思,摒弃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许多反自然恶习。这是一个反向校正的过程,这一过程必然是反惯性的。所以,必须有强有力的保障作为支撑。

政治文明具有决策性强、政策性强、调控性强、专政性强、督导性强、执行力强、影响面宽的特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措施。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如何正确评价与考核领导干部工作实绩,以何种标准评价和选拔任用干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河北省在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施的“双三十”节能减排示范工程,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不仅充分发挥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带动作用、转变发展方式的试验作用、完善工作机制的引导作用、优化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和创新工作方法的示范作用,而且营造了污染减排浓厚的政治氛围,有力地撬动了各级政府重视环保、领认责任、真抓减排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促进了环境的改善。最近,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实施意见》,站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强化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实现了生态与政治的有效融合。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通过不断完善民主制度、强化环境立法融入生态文明的理念与制度设计。我国正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基层民主尤其是农村基层民主一马当先,之后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随后启动,这些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育成长很有影响。这种自下而上、自内而外的民主发展模式,本质是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路径。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也是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同时,群众的信息摄取最为直观与显性。在这样一个社会生活领域推进民主建设,可以说是继村民自治、党内民主之后的一个最佳选择。在法制建设中,主要应该加大生态保护的立法力度,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让环保法成为真正的“硬法”。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要突出政府引导

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彰显环境文化的导向性。环境文化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文化,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进行传播、引导、规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原生力量。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主要标志、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倡导生态文化,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文化建设中,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生态文化创作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


  具体而言,包括3方面内容:一是树立生态文化意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新世纪新阶段,人类已经逐渐认识到长期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破坏必将遭受惩罚,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要重视发掘和发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用于生态文化价值观的教育,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二是大力开展环境科普。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科普工作基本的永恒主题。通过生态环保知识的普及,提升公民的环保素质,使公众从中了解、掌握相关知识。环境教育要强化相关机制和约束性指标,保障环境教育全面有序深入开展。三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创造更加丰富的生态文化形式,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方式方法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彰显环境文化的导向性。环境文化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文化,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进行传播、引导、规范。在国家层面,应抓紧制定环境文化建设纲要。纲要应汲取百家之精华,听取最广泛的意见和建议。在地方层面,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社会经济状况与文化基础差异较大,环境文化建设应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针对不同对象,分层次、分步骤进行具体的战略规划。为了突破当前环境文化建设载体滞后这一瓶颈制约,地方政府应把载体建设作为环境文化建设的关键。通过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开辟环保活动室、广播宣传室、阅报栏、黑板报、科普园等手段,提高居民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建设要突出改善民生

保障群众的环境权益,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促进社会公平,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培养生态环保的消费方式。

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建设中的角色不可或缺,且有着巨大的作用空间。

首先,要保障群众的环境权益。能否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是人民政府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发展经济是为了让群众生活富裕起来,环境保护则是让群众能够更好地享受发展成果。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民,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本身也是改善民生的基本内容。

其次,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促进社会公平。要让公众的环境权益得到公平对待,实现城乡之间的环境公正,尊重公众环境权益。完善信息公开相关立法,保障公民知情权。这方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信息公开办法》都开了一个好头。今后,在信息公开的渠道、内容、方式、责任等各种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厘清,进一步完善。

再次,培育社会中间层主体,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以民间环保组织为代表的社会中间层,是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是社会矛盾的缓冲地带,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政府应在积极为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支持的同时,也要对环保民间组织予以引导鼓励,并引导环保民间组织迈入自律的良性循环中。

最后,培养生态环保的消费方式。要逐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大力提倡节约型消费,改变“一次性消费”。反对自私的享乐观,鼓励从点点滴滴做起,减少或杜绝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