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垃圾分类补贴去向成迷 每年4亿经费成糊涂账
来源:CCTV《经济半小时》 / 录入时间:2013-07-29 / 点击数:1517
一、上海垃圾“围城” 填埋场臭气熏天居民叫苦不已
上海东海滩涂边的老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是中国最大,也是亚洲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总面积近30平方公里,比整个澳门特别行政区还要大。记者刚刚走进这里的时候,就被一股浓烈的酸臭味呛得不轻。当地居民告诉记者,他们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垃圾镇。记者采访了周围的几位居民,他们说那里平时就有一股臭味,特别是下完雨之后味道就更重了。一个来自安徽的小朋友对记者说,他已经闻习惯这种味道了,甚至觉得这种味道挺香的。由于长时间在这种怪味的环境下生活,现在他回老家,已经完全无法适应安徽老家当地的环境。
|
那些居民告诉记者,这个垃圾场已存在了很多年,2005年又经过了扩建改造,当时新闻报道的每天垃圾处理量是6300吨,设计容量8000万吨。由于长时间生活在这种气味环境下,他们的嗅觉基本上已经麻木。但是即便如此,每到早晚,垃圾车较多的时候,他们仍然难以忍受。附近的居民也向相关部门反映过,但是一直以来也没有多少改善。不仅是酸臭味,夏天的苍蝇蚊子更是让他们的生活变得特别无奈。
除了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外,由于老港垃圾填埋场位于滨海地区,其地下水受到海水和垃圾渗沥液的共同影响,对周边环境带来了极大影响。公开资料显示,当地科研机构曾对这里的地下水质进行过分析:地下水明显受垃圾渗沥液污染,主要污染成份是游离态氨、铅和镉等。且总体污染正在加重,而重金属累积也很明显。有居民告诉记者,他们近期养的苗和鱼都死了,家里的井水都不能喝,连洗衣服都不能用,只能喝自来水。
居民们向记者反映,2005年扩建时,当时的报道称,每天这里处理6300吨,设计容量8000万吨,可保证50年内上海无垃圾填埋之忧。没想到仅仅过了8年时间,四期已经满足不了上海市的生活垃圾的填埋任务,五期已经建设并投入使用。上海市老港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三分公司支部书记唐文荣告诉记者,生活垃圾从08年开始便停止处理了,所以一期到三期已经封厂。现在的生活垃圾由四期和五期负责,且每年的垃圾总量呈现递增趋势。
唐文荣告诉记者,他们每天早上7点钟上班,一直工作到下午五点多钟。他们那个五期从去年开始运行以来,每天处理上海市3000吨左右的生活垃圾。四期每天垃圾填埋量是一万吨,加上五期的每天三千吨,这些处理量已经是8年前设计标准的两倍。按照现在这个速度,再有个四五年垃圾场就饱和了。对于这里的环境,唐文荣说,他在家里基本上闻不到味道了,也可能是早已习惯了这个味道。
二、小区垃圾分类:居民不主动 管理链条长 垃圾回收再利用难之又难
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改建扩建的时候,媒体曾经报道说,那里的四期工程占地面积361公顷,相当于八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可保证50年内上海无垃圾填埋之忧。然而过了不到8年,老港生活垃圾场就被迫进行再扩建。那么为什么上海的垃圾填埋总量增加得这么快,上海的垃圾分类到底效果如何呢?
记者来到上海市闸北区宝山路街道的杨波小区。在上海市实施垃圾分类的小区里,杨波小区是做的最早,也是做的最好的小区之一,上海曾组织新闻媒体对那里进行过集体采访,目前杨波小区已经可以把垃圾分成11项。
宝山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众向记者介绍了不同种类的垃圾分类情况。过期药品、塑料纸、旧衣服、食品罐头等都在分类之列。他说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垃圾量越来越多。杨波小区事实上人数并不多,也就159户、2000多人,但每天还要产生如此之多的垃圾,可想而知全区、全上海乃至全国要产生多少像这样的垃圾。
随后他告诉记者,杨波小区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居民素质相对较高之外,主要是因为这个小区居民比较少,所以比较好做推广和管理。目前宝山路街道也只有3个小区在真正的实施垃圾分类,并且这3个小区,还都是规模不大的小区,往往一到三百户的小区管理比较成功,而规模大的小区则很难管理。因为动员起来难度太大。
同样位于闸北区的景凤路52弄刚刚实施了垃圾分类,但每天还需要两个志愿者来帮助该小区的居民进行分类。如果没有志愿者监督协助着,居民们基本上没有主动分类的。记者在那个小区看到居民分的垃圾也是各种各样,有的甚至都没有分。居委会大妈告诉记者,每天大概有30%的垃圾没有分类包好就被扔进了垃圾桶,有的居民甚至也不听劝告。
遇到这种情况,无论是志愿者或者是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即使很脏,味道很大,他们只能自己亲自从垃圾桶里拣出来,重新二次分拣。长期从事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爱芬环保咨询服务中心负责人郝利琼也告诉记者,要推行一个小区施行垃圾分类,相当复杂。他认为,如果要彻底实行,前期至少要准备两个月,再到具体的实施阶段,估计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
对于从2009年开始,就致力推广垃圾分类的NGO组织来说,经过了4年多的努力,也只是推广了10多个小区。郝利琼告诉记者,垃圾分类虽然事小,但是涉及到了很多系统,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从居民、社会的管理者,到街道的管理者,再到整个市容部门,整个链条非常长,并且这中间的任何每个环节都不能够断裂,否则成效将会大打折扣,甚至功亏一篑。
根据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提供的数据,现在上海已有超过3000个小区实行垃圾分类,到今年年底垃圾分类覆盖量将达到200万户,占全市总户数四分之一。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真正能够称得上实施了垃圾分类的小区屈指可数,而更多的只是硬件设备建设了起来。在专门处理湿垃圾的上海市长宁区餐厨垃圾处理厂里,负责人李志刚每天都在为这个问题恼火着。他发现,许多居民并没有认真将垃圾分类,他们几个工人还需要重新把垃圾进行归类后才能把垃圾处理掉。
记者在处理现场看到,那里的垃圾除了饭菜、菜皮果皮、茶叶渣等湿垃圾外,其余的干垃圾电池、灯管,玻璃瓶、镜子,塑料瓶、废报纸等应有尽有。李志刚告诉记者,他们掏出来的真正的湿垃圾也就只占垃圾总数的10%左右,能够处理的也只有这10%的垃圾,效果跟没分差不多。
属于长宁区餐厨垃圾处理厂下的配套企业——上海傲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利用垃圾生产有机肥。负责人钱纳告诉记者,当时设计的垃圾处理量是80吨,而现在只有40吨。由于垃圾分的不清,且总量过少,所以她所投资的生物科技公司一直处于赔本的状态,经常停产待料。
烦恼同样困扰着上海市垃圾分类的管理部门。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环卫管理处副处长顾育新告诉记者,从1995年提出垃圾分类到现在,进展相对缓慢。根据他们2012年的数据,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后,每人每天减少0.74公斤的生活垃圾。为此,上海市从2011年起将垃圾分类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并且每年都会制定一个硬性指标。他们计划,以2010年为基数,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每年减少5%,到2015年,也就是十二五末,人均减量25%。
为了加快推进垃圾分类,2013年上海市更是设立了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合19个市级部门、17个区县,增强合力,长效推进。不过顾育新坦言,由于最终的指标压在了环卫系统上,其他部门基层工作人员的参与热情并不高,很难得到支持。
三、保洁员垃圾分类补贴去向成迷 每年4亿元垃圾处置经费成一笔糊涂账
上海的傲雪生物,遇到了和北京垃圾处理同样的难题。由于垃圾分类不到位,企业只能停产待料。现在上海日均生活垃圾处理量2万吨,如果全部采用填埋方式,则意味着每天的垃圾都需要占用5亩土地,平均高6米的空间。即使是推行了十几年的垃圾分类,目前,上海生活垃圾的70%左右还是采用填埋方式处理。对于“寸土寸金”的上海来说,填埋方式显然难以为继。那么,为什么垃圾分类推行得如此艰难?
记者来到已经实施垃圾分类的几个小区了解到,保洁人员的工作量较之前明显加大。保洁员喊破喉咙也很少有居民主动进行垃圾分类。为了鼓励那些保洁人员将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从普通生活垃圾中分拣出来,上海由财政拨款,对这些二次分拣人员进行补贴,即每分出一桶厨余垃圾,给予5-10元不等的补助。但保洁员告诉记者,他们的工资并没有增长。
那么,每分拣出一桶湿垃圾,给予的5到10元的补助,为什么没有了呢?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看到前来拉湿垃圾的工作人员,在装完之后,给小区的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开了一个单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个单子是局里给小区支付费用的凭证,按每桶10元计算。
那么,这些钱是否给了居委会?居委会的人员又是怎么发放到分捡人员手中的呢?居委会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他已经做了两个月,但是没有拿到一分钱。
居委会也没有得到补偿过来的钱,那这些钱到底到了哪呢?是不是拨到相关的街道了呢?上海市宝山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众说,那些钱不是直接拨给他们,而是给开展试点的那些小区,比如阳坡小区的保洁人员。
为了弄清这些原本补贴给保洁人员的津贴到底是如何发放的,记者找到小区垃圾分类的主管部门——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固废设施科工作人员杨利称,他自己也不清楚,因为每个社区的奖励政策都不同,他们不负责管理。
随后,就补贴的问题,记者也采访了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环卫管理处副处长顾育新。他认定是要给保洁员支付一定的费用,但是关于谁都不知道钱去了哪里这个问题,他核实情况后会做出严肃处理。但直到采访结束,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也没有就这些保洁人员的补贴发放问题做出解释。
不过记者了解到,上海每年在垃圾上的投入一直在年年增长。顾育新告诉记者,他们2011年投入6800多万,2012年上升到8000多万,事实上,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杨利也对此表示,每年大概是三到四个亿左右。
四、英国学者分享海外经验:源头分类是根本
那么,一线垃圾分拣人员的补贴到底哪去了呢?到现在对我们的记者来说还是个未解之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财政投入的不稳定和监管的不完善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上海垃圾分类的举步维艰,上海垃圾分类到底如何才能取得突破?和北京一样,上海也是从2000年开始垃圾分类试点,然而在推行十几年后,上海同样遇到了前端分类意识不强,终端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对于上海这样一座日均垃圾产生量全国最多,土地资源又稀缺的城市来说,垃圾分类到底应该如何推进呢?
玛丽•哈德是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特聘教授,她同时担任英国布莱顿大学可持续发展统筹中心主任。目前,玛丽哈德正忙于主持复旦大学的一个垃圾回收项目研究。
她的一名女博士回忆,哈德教授常常在上海的居民楼前拾垃圾。并且亲自把一些分的不细的垃圾,进行重新分类。然后一斤斤地称重,由此掌握垃圾分类的数据。
玛丽•哈德认为,在上海,厨余垃圾的产生量为60-70%,应该找到一个很好的循环方案进行解决,而不是把垃圾山越堆越高,但很多政府人士并不真正相信他们所做的垃圾分类是有益处的。对此她认为这是一个耻辱。
英国也是较早的实施了垃圾分类的国家。英国的地方政府在各自辖区内强制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回收方案。若存在不符合规定的现象,例如垃圾箱过满、有剩余垃圾或在错误时间将垃圾桶拿出,专门负责监督垃圾回收方案执行的警察,可以当场开出100英镑,也就是将近一千元人民币的罚单。玛丽•哈德说,大部分人对此表示理解,知道如果不按照规定分类垃圾,便会遭受惩罚。
但即便如此,玛丽•哈德告诉记者,英国人依旧会为垃圾分类“闹心”,因为有的一个家庭里面竟有10个垃圾箱。此外,英国每年都会有新的垃圾分类的方案来实施,好在英国民众已经适应了方案的变化,积极进行配合。
除了民众的积极配合,英国也采取了奖励的手段,来激励居民积极的参与到垃圾分类上来。玛丽•哈德对记者举例说,如果有人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他们就发优惠券让那些人去购物。有趣的是,他们发现,如果商店不远,这个方法就会起作用,距离太远则没有效果。他们还发现,有时那些人会把优惠券收集起来送给需要买家具的新婚夫妇。这些都让他们开始意识到社区的重要性。
玛丽•哈德告诉记者,其实英国和上海有很多类似之处,英国属于岛国,而上海也是在海边。因此,从源头上分类投放垃圾,从而最大限度地变废为宝和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围城”,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最佳出路。因为垃圾掩埋会污染地下水,而厨余垃圾则会产生瓦斯,瓦斯是温室效应气体,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她最后强调,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所以要想真正做好,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其中的关键是要让居民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培养垃圾分类的习惯。
半小时观察:
客观说,正如节目中所报道的,即使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垃圾分类同样面临着一系列难题,但在上海,我们遇到的难题更多。垃圾分类,究竟谁是第一责任人?在刚刚结束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资源再生与利用分论坛现场,这一问题就引发了诸多争论,2010年,上海人均生活垃圾末端处理量0.82公斤,到2011年,处理量在这一基础上减少了5%,上海付出了艰辛努力。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垃圾分类更应该通过完善和严格贯彻相关法规和制度,认真贯彻落实生活垃圾跨区县环境补偿、细化节能减排补贴机制、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等政策措施,鼓励生活垃圾分类和源头减量。上海提出,到2015年,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要在2010的基础上减少25%,我们希望上海的这一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更希望政府能以第一责任人的姿态,切实担负起应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