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SWRF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水新闻 » 水污染治理市场悄然转变 企业何去何从?

水污染治理市场悄然转变 企业何去何从?
来源:中国环境报  /  录入时间:2013-08-12  /  点击数:1403

由快速增长向缓和性增长、从重建设到重运营的模式转变

向二三线城市和村镇渗透,订单规模变小,数量增加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技术、运行管理体制等面临颇多挑战

装备制造还处三流水平,企业受制于利润率太低,没有资金进行科技创新

行业首次出现负增长

不仅仅是一种暂时性的市场经济发展表现,可能还预示着行业将由快速增长向缓和性增长、从重建设到重运营的模式转变

 经历了“十一五”的建设大潮之后,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从2010年起即呈现出发展趋缓的态势。

 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治理委员会近期发布的行业发展报告,2012年,我国水污染治理市场销售收入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年平均增长率首次出现负增长,全年国内销售总收入约减少8.5%。

 水污染治理行业首次显现的负增长,一方面源于近期国内外经济形势表现出下行趋势,地方政府资金缺口进一步加大,投融资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甚至在水污染治理工程的部分领域,普遍出现了在建项目停工和计划项目暂缓建设的情况;另一方面,依照我国五年计划的实施惯例,“十二五”计划中的项目实施仍处于计划调整和下达阶段,新增项目的市场扩展还没有真正显现。

 或许,这是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历程中遇到的第一个低谷,不仅仅是一种暂时性的市场经济发展表现,可能还预示着行业将由快速增长向缓和性增长、从重建设到重运营的模式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在工程设计施工、产品制造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等领域的销售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减少的同时,设施运营服务的销售收入表现为继续增长,增长率为27%,可谓一枝独秀。

 在这些运营项目中,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服务占据主导地位,各项经济指标均远大于其他设施运营服务。而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营服务明显较弱;自动连续监测设施的运营服务的项目数居多,但收入额只占总数的2%~3%。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国家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服务的导向要远强于工业废水和自动连续监测设施;二是工业废水处理设施专业化第三方运营服务的机制建立仍需完善,对自动连续监测设施的运营服务目前还重视不够。

 市场正逐渐向下渗透

 城市生活污水仍有市场空间,热点正转向小城镇和广大农村村镇

 报告显示,由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城市、中小城市、县城以及建制镇设施水平仍需提高,所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剩余空间仍然不可小觑,新增设施市场会在上述区域密集呈现。

 从东部向中西北部,从省会城市、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水污染治理市场正在逐渐向二三线城市和村镇渗透,订单规模变小,而订单数量增加,单个项目遍及效应出现递减。

 在小城镇、农村污水处理领域典型的案例是北京桑德集团将自主研发的“SMART小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应用于长沙县16个新建村镇污水处理项目,江苏商达公司在无锡建设40个太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

 工业废水处理园区化

 技术含量、附加值高的工业废水处理市场特别是园区废水处理市场正在成长

 工业园区正日渐成为各地产业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其污水处理技术、运行管理体制等也面临颇多挑战。专业企业的介入正在越来越多地被企业、地方政府接受,技术含量、附加值高的工业废水处理市场特别是园区废水处理市场正在成长。

 目前,一些积累了综合实力的水务企业已经开始转向工业园区废水领域。法国威立雅等环境“巨头”在中国市场也将重点瞄准工业领域,威立雅计划将中国市场工业领域业务比重提高到50%。

 装备制造仍处三流水平

 目前支撑我国水处理的装备90%以上都存在故障多的问题,现有科技创新体制急需改变

 “总体来看,我国水污染治理在技术工艺上,基本与世界同步。我们保持着在技术创新的前沿,有些技术我们走在世界前面,有些技术我们稍微在后面一步、半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秘书长王家廉在近期举办的第十三届国际环保展上接受采访时表示。

 不过,王家廉也坦言,在装备制造领域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我们还处在三流水平,即产品基本可用。所谓基本可用就是可能在质量和可靠性上稍微差一些,寿命稍微短一些,故障率比别人高一些,但特点是价钱便宜。”他认为,目前支撑我国水处理的装备90%以上都存在故障多的问题,有待提高。主要原因在于国内设备行业受制于利润率太低,企业没有精力和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

 “2012年,全国科技计划资金投入已经超过1万亿,数字不小,但下一步如何把这些资金用好、用活、用得恰到好处,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王家廉表示,目前的科技创新体制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技术创新,现有政府单方面立项目、审项目、批项目的做法急需打破,以防范被利益集团绑架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