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用水三大标准:无污染富含矿物质呈弱碱性
来源:环球时报 / 录入时间:2008-12-02 / 点击数:2147
人们每天都要喝水,但什么是健康、安全的饮用水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全球“水危机”的大背景下,如何保证持续、长久的健康、安全饮用水来源也成为本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世界水大会上各国专家探讨的重要问题。
全球饮用水严重缺乏
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中,饮用水更是关系到人类的生死存亡。医学研究表明,在极端情况下,因缺水导致的死亡远高于因缺乏食物导致的死亡。
地球表面约有70%以上的面积为水所覆盖,约占地球表面面积30%的陆地也有水存在,但只有2.53%的水是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由于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到目前为止,海水、深层地下水、冰雪固态淡水等还很少被直接利用。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湖泊、河流和浅层地下淡水资源,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4%,还不到全球水总储量的万分之一。
由于经济发展造成的污染加剧了本已匮乏的水资源紧缺。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已有40%的河流发生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上升的趋势。据世界银行统计,在发展中国家,大城市饮用水的一半透过裂缝渗入了土壤。我国每年自来水漏失量就达10亿多吨。我国年人均用水量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用水量的30%左右。联合国据此已把中国列为13个最缺水国家之一。
淡水资源的缺乏不是个别国家独有的问题,而是全球发展面临的问题。世界银行1995年的调查报告指出:占世界人口40%的80个国家正面临水危机,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的水,17亿人没有良好的卫生设施,每年约有2500万人死于饮用不清洁的水。
新技术用于饮用水
如何利用新技术把其他水源转化为饮用水,是科学家们近年来研究的重点。
新加坡曾严重缺水,近年来,新加坡政府花巨资修建了新生水厂,把生活污水变成饮用水。做法是先用隔膜处理技术将污水中的大分子污物阻隔。然后用反向渗透技术,去除小分子和微生物污物。最后是紫外线辐射,对水源进行消毒,这会使水的酸碱度遭到一定破坏,所以最后一个步骤就是恢复酸碱度。于是从千家万户流出的生活污水,经过新生水厂的处理再次达到饮用水标准,唯一的遗憾是由于处理的过程过于严格,水内的矿物质也所剩无几。
2005年,德国一家公司宣布其正在完善一项从空气的湿气中提取饮用水的技术。该公司介绍,这种设备依赖于一种使德国矿山的空气冷却的冷凝技术。可以把温湿空气中所含的水分冷凝出来。根据设备规格的不同,每天能冷凝出24升到6000升水。再对这些水进行过滤、消毒等处理,能使之达到世卫组织规定的饮用水标准。实验机型正在进行测试,一天可以生产多达1000升的饮用水。
在众多技术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海水淡化,由于储量巨大,一旦海水转化成功,必将极大缓解世界性的淡水缺乏问题。目前,已开发的海水淡化装备一般都是用电、煤等能源为代价换取水源的技术。而我国科学家近期研制的新技术只是通过太阳蓄热,利用让太阳光固定的“定日镜”和转变电能的“集热器”,让海水处于沸腾状态,蒸馏出其中的淡水,这样产出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在这个淡化过程中,不耗费任何能源,淡化过程后产生的盐还可加工成食用盐及工业用盐。
什么是健康、安全的饮用水
在本次世界水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水”的完整科学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其概念是饮用水应该满足以下几个递进性要求:1、没有污染,不含致病菌、重金属和有害化学物质;2、含有人体所需的天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3、生命活力没有退化,呈弱碱性,活性强等。
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目前采用的饮用水标准是根据20多年前的情况制订的,早已不符合我国饮用水现状。新的饮用水国家标准将在近期内颁布施行。新标准的水质检验项目由原来的35项增加至107项。
健康水必须是有源头的天然好水,而非以自来水为水源;生产过程要以水源地灌装,确保水质,一般都获取水质相当稳定的深层水。专家指出,要符合健康水的概念,必须要从保护现有水源做起,而保护水源就必须加大对污染的治理,并在饮用水生产过程中严格管理,避免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