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水清梦圆
来源:解放日报 / 录入时间:2008-12-09 / 点击数:2224
半个多世纪以来,李阿根有着欣赏苏州河中船只往来的青年回忆,也曾经历那段河水黑臭的岁月,而如今,最令他感到舒心惬意的,是每天在苏州河畔亲水平台上挥毫写“地书”的晚年生活。
也许,每一个上海人,都藏着一段关于苏州河的记忆,一个对于上海母亲河的情怀。这记忆,这情怀,定是感慨万千,五彩斑斓的。皆因为,苏州河之变。
30年前,苏州河的污染达到顶峰;30年后的今天,苏州河正成为人们向往的景观水带。
苏州河之变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幕后故事?深秋的一个清晨,本报记者邀请了数位亲历苏州河巨变的当事人,登上巡查苏州河环境的港监船,从黄浦江苏州河交汇处出发,一路溯流而上,睹物抒情,共忆这段感怀岁月。
亲历人:
周平 闸北区区长
蔡志强 普陀区区长
朱石清 市水务局副局长
伍江 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
李阿根 退休老人,家住闸北区光复路221弄
从恶臭不断到河清有鱼
“又黑又臭,两边的居民都不敢开窗。过河的时候,眼睛不能看,鼻子要捏住,逃一样地从乌镇路桥跑回来。”对于30年前苏州河被污染的场景,李阿根记忆犹新。
就在两个星期前,李阿根从苏州河打水准备写“地书”的时候,水桶里还打上了几尾鱼苗!有关河水变清的专业知识,他说不上来,但他知道,苏州河里有鱼了,证明河水的质量大大改善了。
变化有目共睹。
上世纪80年代,本报记者熊能曾经在一篇题为《黑色的泪》的文章中,记述着当时的苏州河:“久负臭名的苏州河像一条敞开的阴沟从大上海闹市中心不紧不慢地流过。这是一条不再孕育任何生命的死河。”当年,曾经有幅漫画:一位渔翁孜孜不倦地坐在外白渡桥上垂钓苏州河。漫画取名为“耐心”,因为即便从黎明钓到日暮,从阳春钓到隆冬,注定一无所获。
说起过去30年苏州河的点滴变化,亲身参与苏州河治理的市水务局副局长朱石清感同身受,更感叹苏州河今天的来之不易。
朱石清清晰地记得,上世纪60年代后期,苏州河开始出现严重黑臭现象,黑臭的时间和范围不断增加,到1978年苏州河市区河段常年黑臭,水面垃圾大量漂浮,水中鱼虾绝迹,溶解氧几乎为零,河水呈沥青色,成了一条“臭”名远扬的“死”河。有人戏言:拿支毛笔蘸蘸苏州河水,立刻能挥毫泼墨。
痛定思痛。1988年8月25日,在上海普善路606号一处空地上,苏州河地区合流污水一期工程奠基。一场声势浩大的治水攻坚战,就这样在一条僻静的小弄堂里悄悄地拉开了序幕……此后5年间,苏州河合流污水一期工程建成一条长34.28公里的双孔地下箱涵,将苏州河干流沿途近200家企业初步处理后的废水和初期雨水纳入其中。根据监测,1994年苏州河水质有所好转。
苏州河地区合流污水一期工程让上海人看到希望:只要用心治理,苏州河就不是一潭死水。这是一个需要毅力与恒心的过程,持之以恒的关键,在于明确的治理规划,以及相应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996年,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成立,市长亲自挂帅,下设专职办公室。同年8月,《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纲要》通过专家评审。这份整治规划,一用就是10年,至今没有改动。规划明确整治步骤分近、中、远三期:一期重点是干流截污纳管,二期拓展到苏州河支流,重点是流域治理,三期是修缮苏州河防汛墙,疏浚底泥。规划明确整治目标:2000年,干流水域消除黑臭,陆域治脏治乱;2010年,河中鱼虾重现,恢复生态环境。
今天看似简单明了的一份整治规划,当年却是颇费周折。当初制定方案,开了10多次专家会,较大修改12次,7易其稿,市政府专门讨论3次,这在工程规划中是不多见的。可以说,没有科学、严谨的论证,就没有持续10年不间断的苏州河综合整治。规划制定之初,有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是要治标,还是治本。治标,就是疏浚苏州河底泥,将沉积了几十年的污物清理,换一时苏州河水质改善。这一方案是当时国内河道治理比较流行的一种做法,也是能够短时见效的办法,但没有解决苏州河污染的根源。治本,就是彻底截断苏州河污染源,通过搬迁工厂,污水纳管,让五颜六色的污水不再日复一日地注入苏州河,再辅以调水等措施,等待苏州河慢慢变清。最终,科学精神战胜了急功近利。
长达10年的整治之路,描述只需薄纸数张,实施却是艰苦卓绝。1998年,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启动,工程投资近66亿元,截流污染源3175家,平均每天向苏州河又少排污水30多万立方米。2000年,苏州河黑臭现象基本消除。当年11月,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高校在苏州河上赛艇,这是苏州河上举办的第一次大型水上活动。市民们奔走相告,争相前来观看。2003年苏州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启动,主要目标仍然是治污。2005年二期工程完工之后,苏州河水质相对稳定,但是河流的生态系统还比较脆弱,自净能力也较差。2007年,苏州河整治三期工程启动。明年将实施苏州河中下游底泥疏浚,进一步恢复河道生态。
从工厂林立到临河创意
李阿根记得,当年刚搬来苏州河畔住的时候,两岸没什么工业。后来苏州河两岸的仓库码头越来越多,运货的船川流不息,大部分都是运输黄沙、水泥、棉花、羊毛等原材料的船。痛心啊,那些船上的生活污水、码头仓库的生产污水,还有各种生活垃圾,不断倒进苏州河,苏州河河水就这样一日日变黑。
不过,随着综合整治的展开,李阿根发现,家门口的码头一个个消失了,仓库门口也不见络绎不绝的卡车,而是多了“上工批”、春申江家具城等一些以商品批发、家具销售等主题的商场,河畔的生活逐渐恢复了宁静。这几年,又听说仓库里不堆货了,变成了“创意工作室”,“上工批”、春申江家具城也要搬家了,这里会变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苏州河两岸的工业,也许是河水受污染的“罪魁祸首”。但不可否认,苏州河两岸的工业,曾经与上海人民的生活是那样紧密结合着,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海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而苏州河两岸正是上海工业文明的发源地。”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伍江回忆,和黄浦江两岸积聚了大量船厂、钢厂、电厂等“大工业”不同,当年苏州河两岸集聚的,大多是棉纺、农产品加工、食品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的确对苏州河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当年人们曾经开玩笑:只要看看苏州河水,就能知道岸上纺织厂在生产什么产品。如果苏州河水泛红,那是厂里正在染红布,泛黄,那是在染黄布。说的就是两岸工业对苏州河水的污染。
好在改革开放后,人们很快认识到了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整治苏州河,两岸的产业必须转移。当大量工厂搬迁关闭,曾经辉煌的这段工业史逐渐成为过去,人们也开始意识到,应该通过某种方式,保存这弥足珍贵的工业文明,留下这历史的记忆。
“工业文明”的价值真正被认识,是上世纪90年代。随着大量工厂搬迁或关闭,苏州河畔出现了很多空置的厂房和仓库。一个名叫登琨艳的设计师,率先将自己的工作室设在了苏州河旁的果品仓库。登琨艳尽可能地保留了仓库古旧的原貌,改造完的工作室,显得既古朴又前卫。
随着登琨艳的入住,一批喜欢怀旧的艺术家纷纷来到苏州河畔,租下了大大小小的仓库,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和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国际大都市一样,艺术家们对旧厂房、老仓库的垂青,为上海带来了一股老厂房利用改造的热潮。厂房、仓库空间宽阔,在里面创作可以无拘无束,所以受到世界各地艺术家的青睐。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这里的租金相对便宜。于是,短短几年间,从闸北区的“四行仓库”到普陀区的莫干山路50号,苏州河旁很快形成了数个艺术家工作室集聚地。
苏州河沿岸工业建筑的保护,经历过一个从民间自发的保护行为向政府统一规划、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过程。当时的上海市规划局及时调整规划,在苏州河景观规划中正式提出了两岸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在1933年设计的位于苏州河畔的老上海啤酒厂建筑,曾差一点遭遇拆除的厄运。”伍江回忆说,有关老厂房的去留,曾经引发过激烈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苏州河两旁的老厂房不像黄浦江两边的建筑,有着精心的设计,考究的装饰,厂房完全是为了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没有保留价值。且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区域,把老厂房低价租给艺术家们,经济上也太不划算。另一种观点认为,工业建筑的价值就在于它真实地记录着工业生产过程本身,就是“工业文明”的价值体现,应当保留工业建筑,留下这份文化遗产。
位于普陀区苏州河畔的老上海啤酒厂曾经是当时远东最大的啤酒工厂,建筑风格采取了早期的现代主义风格,结构先进,细部洗练,比例优美。2002年初,结合苏州河整治工程,啤酒厂的原址将再造成生态绿地公园梦清园。最初公园设计方案是将基地内所有现状建筑拆除,当拆除工作正在展开时,被及时“叫停”。随后,由上海市规划局牵头,组织了上海市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工程各方,为啤酒厂的去留专门召开了多次研讨会。经过多方论证,最终决定对其灌装楼和酿造楼进行保护性改造,将其变身为展示苏州河水治理的博物馆。伍江这样评价:“尽管酿造楼大部已被拆除,但原啤酒厂的建筑总体特征还是被保留了下来。如今看来,梦清园的建设,还是在工业建筑保护和苏州河两岸环境整治的结合上,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为了推动苏州河两岸产业结构调整,沿线各区也积极投入到两岸开发的规划与建设中来。闸北区区长周平说,上世纪90年代,闸北区利用老仓库老厂房,逐步形成了以上工批为代表的,以工业品批发、小商品批发、家具市场为主的商业功能。但在发展中,区委区政府逐渐意识到苏州河沿线的这种零星开发模式,以及以传统的商贸批发为主的业态很难为苏州河带来质的飞跃和变化。为此,在2003年,闸北区提出了把苏州河沿线作为一个功能区整体推进,启动了苏州河成片开发的序幕。目前,闸北区已明确提出先行聚焦东起河南北路,西至乌镇路,总长2300米的苏州河沿线核心位置,并将其命名为“苏河湾”,加强市区联手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开发,按照保护和开发改造相结合的要求,将其打造成既是集中展示“老上海”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风貌保护区,又是以高端商务商业、滨河休闲旅游、文化创意设计等为主要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努力发展“水岸经济”。
从景观水系到文化长廊
李阿根住的石库门已经有几十年的沧桑了,不再挺拔,更不宽敞。可他告诉记者:如果可以,希望一辈子住下去,不要搬离苏州河。
为什么?因为河畔有他浓浓的情结。写“地书”7年来,他遇到过很多来苏州河畔寻找记忆的海内外同胞。其中,有一位老台胞还情不自禁地向他借了一支笔,在亲水平台上写下“观书有感情难舍”七个大字,迄今难忘。如今,家门口的四行仓库变成了“创意仓库”,不远处的福新面粉厂变成了“苏河艺术中心”。李阿根觉得,苏州河两岸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了。
我们乘坐的快艇即将行至普陀区中远两湾城时,河流打了一个弯,拐弯过去,眼前豁然开朗。现代化的居住社区旁,游艇码头、观景平台、河中绿岛……一条长长的亲水岸线映入眼帘。一路西行,上海知音苑,流线型大台阶冲入水边滴水广场;大华清水湾,水道河岸拾级而上,绿意葱葱生机盎然。
日渐变清的苏州河,流淌出越来越多休闲元素。2002年,《苏州河滨河景观规划》正式经市政府批准。这份规划不仅在从黄浦江至中山西路桥全长约13.3公里的岸线上,明确了吴淞路桥、浙江路桥、乌镇路桥、恒丰路桥、昌化路桥、曹杨路桥6个滨河景观节点地区,更强调了苏州河两岸开发要合理控制滨河建筑高度与退界的开发原则,还将加强苏州河沿线滨河绿带建设,作为勾勒苏州河两岸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滨河美景的重要一环。
“不仅是致力于打造滨河景观,我们还要将苏州河建成一条文化长廊。”在上海境内全长53.1公里的苏州河,为普陀区留下了21公里的优美岸线,在市中心各区中,堪称最长。说起苏州河,普陀区区长蔡志强如数家珍:“普陀区正努力将苏州河打造成一条文化记忆之河、文化创新之河和文化享受之河!”
建一条苏州河文化长廊,首先要构建文化长廊之“形”,体现“设施美”。完整的《苏州河普陀段总体规划方案》和《2008-2015年普陀区文化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未来将在苏州河沿岸自东向西形成莫干山路文化创意区、西康路休闲文化特色区、曹杨路滨水复合街区和长风生态商务现代时尚文化区四大核心区域,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主题、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平台。普陀区还将在现有13座跨苏州河桥梁的基础上,再建一些景观桥、花桥和廊桥,并对现有桥梁进行文化景观设计,挖掘桥梁文化内涵,赋予桥梁文化意义,传播桥梁文化故事,并正在酝酿,适时开通水上旅游巴士,将散落于两岸的文化“珍珠”串联成线,使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
展示苏州河的文化魅力,也要传承文化长廊之“神”,体现“内在美”。普陀区正对区内工业遗存进行保护性整修,根据其不同建筑风格,建设工业遗址博览园和包括商标火花、游艇游船、动漫展示、化工纺织在内的十大专题博物馆,将历史建筑底蕴与现代时尚元素融为一体。11月25日,随着“中国姿态·生态长风———首届中国雕塑大展上海展”在长风生态商务区2号滨河绿地启幕,上海“流动的雕塑平台”也搭至了苏州河畔,高雅的城市雕塑文化日渐走近寻常百姓,位于长风生态商务区的游艇游船博物馆将于年内建成开放,苏州河畔还成功引进并启动建设了“米高梅世界娱乐中心”,这一切,都是为了在坚持兼容并蓄的前提下,展现苏州河的文化特质。
体现苏州河文化长廊的品位,还要展示文化长廊之“韵”,体现“表现美”。苏州河沿线景观灯光建设与改造正在普陀区紧锣密鼓地进行,普陀区将在文化长廊中分段设计四大乐章的灯光景观。同时,还在筹划拍摄反映苏州河百年巨变的长篇电视连续剧《苏州河》和大型纪事片《苏州河的传说》,还有苏州河文化艺术周、苏州河千人诗歌朗诵会以及定期举办苏州河文化艺术节、苏州河城市龙舟邀请赛等大型文化系列活动。它们,也都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文化符号。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相信,未来苏州河文化长廊将成为一条文化博览的连廊,一条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带,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活动区,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同样,作为闸北区苏州河开发的重点项目,“苏河湾”的开发建设,也是紧锣密鼓。闸北区区长周平介绍说,闸北区将按照保护和开发改造相结合的要求,将“苏河湾”建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使其成为文化时尚消费地、高端商业商务汇集地、水景旅游观光地为一体的城市新空间。
从具体的文化内涵看,“苏河湾”的开发建设将充分挖掘和发挥曾为“华界金融重地”这一商业金融历史文化,打造全新的现代苏州河左岸商业。借助创意仓库、苏河艺术所产生的效应,吸引更多的建筑设计师工作室、文化创意公司、设计咨询公司、创意传媒公司等进驻苏州河北岸,形成以大师级建筑设计工作室和文化创意为主的设计创意产业高地,体现新旧文化的交融发展。此外,还将发展滨河休闲旅游服务业,在苏州河沿岸形成绿色景观旅游带;借助苏州河沿线的规划整治与景观建设,建造游船码头,形成滨河水景旅游带。特别是要利用苏州河沿岸保留的相当一部分的特有的石库门街坊,改建成富有老上海情调的石库门风情区……
让苏州河变清,是几代上海人的梦想。如今的苏州河畔,我们仍能看到这梦的影子———河畔的一片绿地,取名“梦清园”,这个名字,就寄托着让苏州河由污变清的梦想。
终于水清梦圆!我们更愿意期待,未来的“母亲河”,不仅有着水清岸绿、海鸥盘桓、鱼翔浅底的美好图景,还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享受。
本报记者 张奕 任羽中 宋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