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争夺战:中国准备好了吗
来源:上海证券报 / 录入时间:2009-02-04 / 点击数:1694
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1月30日发布了一个雷人报告,说全球正面临“水破产”危机,今后20年内,人类争夺水资源的竞赛将愈演愈烈。各国能源生产领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大增,例如美国将增长165%,欧盟将增长130%。这将对农业用水构成重大威胁,而且水有可能会“比石油还昂贵”。
其实我国的水资源同样稀缺而充满商机。理由主要有二:一是中国的水资源供给正在出现问题,稀缺正在加剧;二是外资进入中国的城市水务项目日渐增多,其获利动机迟早会与中国市场的价格承受水平发生冲突。
数据显示,中国水资源总量达到2.8万亿立方米,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同时,中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除了自然禀赋方面的原因外,环境污染正严重影响中国的水资源供给。
有13亿多人的中国,水市场巨大,水资源人为制造的短缺无疑加大了水市场的机会。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一年前在中国接受媒体采访时就直言:“我看好中国的水资源行业。我几次环游世界,曾经去过的有些城市现在已经消失了,因为失去了水资源。中国也亟待解决水资源的问题,而这其中就蕴含了宝贵的投资机会。”
比罗杰斯先行一步的,是众多野心勃勃的国际水务巨头。全球最大的三家水务公司法国威立雅、苏伊士里昂水务集团、泰晤士水务公司,无一例外都把中国作为其全球市场的重要部分,他们凭借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并以特许经营、BOT模式、TOT模式、控股、合作等投资方式,打入北京、上海、天津等10多个城市的水务市场。与此同时,其他和水有关的跨国巨头也纷纷“淘水”中国,比如西门子、陶氏化学、GE、ITT等国际著名企业,就经常活跃在中国的水务市场上。其中的ITT是全球最大的流体技术设备和系统的供应商之一,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中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重点污水处理工程项目。
对于外资高溢价收购各地水务项目,有控制权的地方政府往往举双手赞